【文化叙事·悟道篇】激活课堂教学活力 创新教学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5-07-03 15:40

医学院 张慧

 

进入新时代,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而质量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深度参与学校的质量文化建设过程,犹如在教育的浩瀚海洋中航行,历经探索与感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体会。

 

一、质量文化内涵深植

大学的质量文化建设,其核心在于精心塑造一种追求卓越、严谨治学的精神氛围。在这种浓郁的质量文化氛围熏陶下,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转变。从课程的整体架构设计,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深入分析、细致讲解,都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热爱与对学生成长的殷切期望。

质量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与合作伙伴。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二、课堂内外匠心独运

在教学实践中,质量文化建设让我深刻体会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一堂真正高质量的课程,恰似一座精心构建的知识大厦,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与设计。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明确的教学目标如同灯塔,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它不仅要符合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未来发展需求。我所承担的生理学课程秉承OBE教学理念,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毕业指标点反向设计了教学目标(图1)。

 

 1752820600105250.png

1 生理学课程目标

 

(二)重构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前瞻性,既要涵盖学科的经典理论与重点知识,又要及时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行业动态。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除了讲解生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外,还应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领域的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同时,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图2)。

 

 1752820667737985.png

2 生理学教学内容

 

(三)激活课堂教学活力

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临床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临床真实情况,从而提升他们的临床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图3)。

 

1752820688366968.png 

3 学生小组案例分析

 

(四)创新教学无限可能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图4)。

 

 1752820709272199.png

4 教学环境

 

三、教学相长深度交融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环节。

(一)课堂互动:激发思维碰撞火花

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热情的重要前提,我们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不同见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与想法。

(二)课后交流:拓展学习成长空间

课后互动交流同样不可或缺,与学生一对一辅导、小组讨论等活动,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与需求提供了宝贵机会。在一对一辅导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弥补知识漏洞。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与魅力。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与观点常常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知识储备,激励我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探索新的教学领域。

 

四、教育使命不懈坚守

展望未来,大学教师在质量文化建设中肩负着极为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可谓任重道远。

(一)理念深化:质量意识贯穿始终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理念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中。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从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利用到教学评价反馈,都要以质量为导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二)改革创新:探索教育全新模式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与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生理学基于新医科建设的要求,遵循“OBE”教学理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重构设计现有课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本团队逐步建立起“三递进、四模块、五融合”的教学模式(图5)。

 

 1752820729955246.png

5 《生理学》教学模式

 

(三)合作共进:携手提升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共同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教学研讨会议、联合科研项目等方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图6)。

 

 1752820749147273.png

6 教学研讨

 

(四)学生引领:培育质量文化传人

注重对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都能秉持追求卓越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课程考核(图7)、规范的学术要求、严谨的科研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术研究中,要教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培养他们的学术诚信与严谨治学精神。

 

 

 1752820767943457.png

7 生理学思政考核

 

版权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齐鲁理工学院 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