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叙事·悟道篇】以舞育美 以文化人

——舞蹈教学中的质量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07-16 15:40

教育学院 程有鹏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肢体语言传递着情感、文化与思想,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浪潮中,舞蹈教育更是肩负着塑造学生全面发展、传承与创新舞蹈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将质量文化建设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致力于培养出既有扎实舞蹈技能,又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舞蹈人才。

 

一、树立正确质量观念,明确舞蹈教育使命

1.质量是价值观

舞蹈教育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舞蹈技巧的提升,更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教学中,我始终强调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舞蹈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排练都蕴含着对艺术追求的价值。无论是基本功的训练,还是舞蹈作品的排练,都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敬畏之心,让他们理解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舞动,更是内心世界的表达。

2.质量是生命线

高质量的舞蹈教学是舞蹈专业发展的基石。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类舞蹈培训和学术研讨会,紧跟舞蹈教育的前沿动态。例如,每年都会参加国内知名舞蹈院校举办的教师进修班,学习最新的舞蹈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每一次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经典舞蹈作品的传承,又结合时代需求引入现代舞、街舞等多元化的舞蹈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3.质量是创新力

舞蹈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活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舞蹈作品。例如,在现代舞课程中,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舞蹈创编,学生们将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线条、韵律融入舞蹈动作中,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展现了现代创新精神,为舞蹈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舞蹈作品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二、文化叙事融入教学,构建师生舞蹈共同体

1.教师主体作用发挥

作为舞蹈教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以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为己任。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和专业精神感染学生。每一堂课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通过细腻的动作示范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涵。例如,在教授古典舞身韵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动作的形态,更要引导他们体会其中的韵味和情感。同时,积极参与舞蹈教育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推动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主持了校级舞蹈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如何将舞蹈教育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艺术天赋,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舞蹈创作和表演。例如,在舞蹈排练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对于有编舞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舞蹈艺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排练大型舞蹈作品时,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作品。

 

三、多维度推进内涵提升,助力舞蹈教学质量发展

1.物质文化建设助力舞蹈教学环境优化

积极参与学校舞蹈教室的文化建设,建议在教室墙壁上悬挂著名舞蹈家的照片和舞蹈艺术作品,营造浓厚的舞蹈艺术氛围。同时,协助学校完善舞蹈教学设备,确保学生有良好的训练条件。例如,参与选择适合不同舞种训练的地板、把杆等设备,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训练环境。此外,还积极推动舞蹈服装和道具的规范化管理,根据不同的舞蹈课程和表演需求,配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魅力。

2.行为文化建设促进师生舞蹈素养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规范自己和学生的舞蹈行为习惯。从基本的舞蹈礼仪到舞蹈动作的规范要求,都一丝不苟地进行指导。例如,在课堂开始前,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的热身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演出和比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舞蹈行为文化素养。在比赛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包括舞台妆容、表演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3.制度文化建设保障舞蹈教学有序开展

参与学校舞蹈教学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明确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确保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既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制度,又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学习。例如,在学生考勤制度中,对于因特殊原因请假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帮助,同时鼓励他们通过自学和课后辅导跟上教学进度。此外,还建立了学生舞蹈作品评价制度,从舞蹈技巧、艺术表现力、创意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4.精神文化建设引领舞蹈教育价值追求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精神文化内涵。通过讲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教授民族民间舞时,深入介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积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积极参与专项行动,分享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1.发掘典型案例分享教学经验

在本次专项行动的案例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将质量文化理念贯穿始终,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分享这些经验,希望能够为其他舞蹈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案例中分享了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以及如何通过舞蹈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内容。

2.参与教学研讨促进交流合作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舞蹈教学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关于舞蹈课程设置优化的建议,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和支持。例如,建议增加舞蹈文化史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舞蹈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背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拓宽了教学思路,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为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还与其他教师共同开展舞蹈教学项目,合作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成长。

3.做好总结反思,汇聚同行力量

通过参与“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专项行动”,我深刻认识到质量文化建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以质量文化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舞蹈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同时,积极与其他教师合作,共同打造具有齐鲁理工学院特色的舞蹈教学质量文化,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舞蹈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舞蹈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光彩。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融合,开展跨学科的舞蹈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出具有更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舞蹈人才。同时,积极推动舞蹈艺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提升学校的文化艺术氛围。

综上所述,大学教师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发展,更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这项伟大事业中,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 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齐鲁理工学院 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鲁公网安备37018102000736号 鲁ICP备150107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