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校园要闻 >

齐鲁理工学院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六起来”

[校园要闻] 2021-04-08 / 08:40

第二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齐鲁理工学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五育并举”,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衔接,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让学生“六起来”。

一是全校学生忙起来。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出台《齐鲁理工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课堂学分数至少10学分。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通过设置学科专业竞赛、科研学术成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竞赛、国家等级考试、养成教育、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模块,进行科学分类、有机整合。不仅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将其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评奖评优、推优入党以及向用人单位推荐用人等的重要依据,引导在校学生强化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素质养成,做到忙而不累、事半功倍。

二是课外学习活起来。学校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设计,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投身第二课堂、教师有更多精力指导第二课堂,师生共同参与成为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特色。专业教师的全员参与使得第二课堂不再是学生工作战线的单兵作战,通过专业教学内容与第二课堂的融合,有意识的在专业课中,发起成立第二课堂活动小组,例如:课程兴趣小组、技能竞赛队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考试考察方法,合理进行学分优化与置换,实现两个课堂的良性互动;通过各种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例如:创业实践组、教师工作室、社会服务小组等,将专业教学与第二课堂的实践锻炼进行多维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思练做的有机;打造“读书分享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策划到执行,学生唱主角,分享会的舞台属于他们;通过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属于他们;在教学资源库内容的更新与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的良性互通的基础上,巩固专业教学的成果。“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的双提升,使“两个课堂成绩单”相得益彰。

三是能力训练强起来。学校全力打造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应用实践+创新实践四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特色为支撑搭建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桥梁。依托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政、企、研等校外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创业实训项目、实践课题等;将“第二课堂”与技能大赛结合起来,利用比赛促进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实践,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兴趣类科技社团,参与创新实验室和科技赛事的课外指导,实现对学生技能的二次培养;有意识的引入创业的概念,将有这类想法的同学聚集在一起,有效的与自己的专业和学习兴趣进行结合,开展项目路演,实战演练等活动;通过学生“层进式”的培养过程,从大一进校开始即运用各种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等,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学校依托“第二课堂”资源进行了各类赛事的选拔、训练、并组成团体,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3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5项、二等奖88项,省级特等奖42项、一等奖95项。

四是五育并举实起来。学校以第二课堂为抓手,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统筹五育并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注重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强化“养成”;智育注重活学活用、能力提升、强化“学成”;体育注重兴趣导向、生存习惯、强化“炼成”;美育注重审美情趣、审美品位、强化“化成”;劳育注重亲力亲为、愿做乐为、强化“干成”。

德育方面。学校坚持推进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协同,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计划”,倾力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金课”;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强化专任教师的育人职责,确保课程育人效果;将思想引领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学生通过微电影拍摄道德短剧,到革命历史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思政课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选题;整合优势资源,把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技能实践等有机融合,让社区、医院、企业都变为课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智育方面。学校启动实施“智育固本计划”,牢牢抓住专业教育、贯通培养、科教协同三个重点,积极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同时拓展学生以科技创新类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进入高水平科研平台、参与前沿科研工作及重大、重点项目。学校开设了大量的开放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兴趣或需要选择实验项目,预约实验时间各级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和研究中心等以不同形式对全校学生开放。针对专业特点,每年在校内组织开展结构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型技能比赛学思练做的综合性学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各类赛事的普遍开展,都成为了智育的有效途径。

体育方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来,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从竞技性转为群众性,要求“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技能”。除了太极拳、射箭、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还坚持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竞赛类体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运动赛事,为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美育方面。学校坚持把美育融入养成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艺术熏陶。书法鉴赏、影视鉴赏、社交与礼仪等公选课,以选修课教学的形式供学生选择,各取所需,拓展知识,旨在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每年一次的齐鲁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成为学校文化活动品牌,文艺演出、书法作品展、社团纳新展演、中华经典吟诵等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传统项目;在学校示范活动的带动下,各二级学院也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一院一品”,如护理学院手语操《感恩的心》、文学院祭孔大典等活动都成为第二课堂特色内容。

劳动教育方面。学校结合养成教育,系统设计“劳动教育”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校园我爱护”、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卫生大扫除”系列活动,清扫校园、主动捡拾垃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光盘行动”,确立尊重劳动、避免浪费的意识;通过“最美劳动身影”摄影大赛的评选,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增强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五是培养时间增起来。充分挖潜、用好每一天、每个学期、每个假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要点,这方面的潜力主要在第二课堂。学校实施“一院一品”、假期社会调查和专题调研、寒暑假“养成教育六行动”等系列活动,不断挖掘学生的时间潜力:课前十分钟演讲、每天抽出半小时运动、睡前2小时阅读经典、每周交一篇周记作品、寒暑假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每学期培养养成教育一习惯等等,大大拓展了育人时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六是培养空间大起来。在每年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家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齐鲁理工学院结合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实际,创新丰富家校合作育人的载体,适时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育人理念和育人体系,家长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合力育人”。疫情期间,学校开启线上“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云管理”、教师“云授课”、学生“云学习”、家长“云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优势凸显,学校利用先前搭建起的家庭教育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渠道,邀请家长参与相关学习与互动交流,形成了家校和谐沟通、良性互动的局面。

成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学校将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养成教育有机融合,实现了学校、社会和家庭全方位、大空间育人模式,使学生的成长不限于第一课堂,不限于学校,不限于理论学习。课外、校外的活动场所使培养学生的物理空间扩大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使学生培养的维度空间扩大了;第二课堂养成教育中学生自治组织、校家合作教育共同体使育人主体的阵容空间扩大了,铺好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里路。

快捷导航

Quick Nav
版权:齐鲁理工学院 电话:0531-85592555 传真:0531-85592966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邮编:250200
曲阜校区:山东省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邮编:273100
招生咨询热线:0531-61330555 61330666 61330777

鲁公网安备 37018102000736号

  备案:鲁ICP备150107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