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曲阜校区 > 工作动态 >

【师德建设】寻鲁记

时间:2018-11-20 10:19点击:

——“寻访历史”活动侧记

“寻访历史”活动是艺术学院杏坛书会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孔子为基点,把曲阜的历史分为先孔子时代、孔子时代和后孔子时代三个阶段。通过实地考察,将著名景点、历史遗迹、历史文献相结合。在两个学期里,我们带着学生寻访了“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登“舞雩台”、去“孔庙”读碑,寻找“有子墓”、景灵宫等大大小小,出名或无名的遗迹。用脚步丈量这方历史文化的沃土,触摸历史的温度,发现感受更加饱满和鲜活的齐鲁文化。

寻访“有子墓”是其中的一次活动,整个过程我在回来以后写的一篇文章里作了详细的介绍,不再过多的浪费笔墨。那次寻访后,我和学生的心里都很沉重,因为身为孔子弟子的有若,死后两千多年,他的坟被夷为平地,文保碑和一匹马圈在了一起,想来怎么不让人伤感呢?我把寻访文章发在了朋友圈里,把有子墓的现状进行了写实的描述,本是一次普通的行为,却不想被朋友圈里许多学者转发呼吁。有的先生转给了政府里分管文教的领导,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立即责成文物局进行落实与整改。不过一周之后,文物局就有了回复,马牵出了有子墓,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后来我特地又去确认了一次,站在有子墓原址上,看着又恢复了安静与肃穆,百感交集。此后有不少学生也重去寻访,陆续把新的改观说给我听,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孔新峰教授给我留言说:“王蒙老师是个负责人的老师,您带学生做的活动很有意义。”寻访的插曲与学生的肯定、师友的鼓励,给了我坚持把活动做下去的动力。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经说过“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对历史和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怎么培养,首先是要让学生有所知晓,文化的自信要从“知”开始。

我们的学生在曲阜就学,假如对身边的历史与文化一无所知,这是我们教育培养的失职。除了“寻访历史”,杏坛书会还创办了包括“感悟经典”、“艺术讲堂”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上学期我们进行了“《千字文》会讲”,本学期正在进行“《论语》会读”。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踏踏实实地读书、思考、寻访。“回眸人文致敬传统”是杏坛书会的创办宗旨,恰合了学校“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的培养理念,更是对古人“知行合一”观念的最好诠释。

附:    (寻访历史之一)马圈里的有若墓

有若墓,在曲阜南泉村南,离我不远,但始终没有去过。曲阜的古迹太多,大的都没去全,孔子墓拜谒过多次,鞠过躬、磕过头。孔门子弟只去过林放墓,因为在国道104旁,曾停车参观过。离我近的北有宰予墓,南有有若墓,两座在历史上规模都很大,又都被破坏掉了,想去参观的意兴也“阑珊”了。

这学期带着学生做“寻访历史”的活动,专门找寻散落在曲阜角角落落的小古迹。所谓“小”是与孔子名下的“三孔”相比,“三孔”太大,名气大,人太多,门票也高。我们去的“小古迹”除了名气小,其他的一点都不小,比如学校后面那道蜿蜒起伏、杂草乱树丛生的长土堆,竟是大名鼎鼎的“鲁国故城墙”,我们一路走过去从周代走到了汉,捡了汉代的陶片,远观了汉代的“霸王坟”,还读了清代的“浚复洙河”碑。学生的兴致高,原来历史这么近,这么有趣!在孔子和弟子吹风晒太阳的“舞雩台”下,我感慨颇深地给学生上了一课,中心意思便是“道不远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在路上,你一下子就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从学校出发到南泉村,步行仅半小时,提前查了有若墓的相关信息和位置,信心满满的上路。可真到了村里,却“云深不知处”了。道旁有个大爷,忙上前打听,这种事问年轻人一般是不靠谱的。大爷指了指“除了村南往东走,在路南的地里面”。

村南的路我走过多次,按他指的方位,出了村子,正对着的是曲阜看守所,再往东成片的菜地,还又围起来的厂房,我四顾茫然。路旁地里有个年纪更大的大爷在挖野菜,应该知道的更多。

“大爷您好,有若墓在这附近吗?”

“啥?油漆路?”

“有子墓,就是孔子的学生的坟头。”我比划着。

“哦,坟头啊。”

“对,有子墓!”

“那不都是油漆路啊”,大爷指着大路说。

重听,还糊涂,这个大爷是指望不上了,旁边有个圈起来的厂房,我敲了传达室的门进去,传达室的大爷睡眼朦胧。

“大爷您好,有若墓在这附近吗?”

“往东,大棚子边上”。

果然就在这附近,我有些激动,出来传达室朝东望。不远处有钢结构的棚子,铁丝网围起来的空间里有块方的石碑。

就是他了!

我跑过去,隔着铁丝网看到了背面模糊的字:

年代:周

保护范围:周围50米

沿着铁丝网绕到了他的正面,有若墓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小字是“曲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六年立”。

铁丝网围起来一个方形的空间,一匹马在里面圈着,我和陆续到来学生惊起了它,不安的绕着不大的空间转着圈。墓早已被平掉,栽种的四棵杨树都被马啃光了皮,如此别无他物。只有这块文保碑孤零零地与马为伍,提示着这里曾有的辉煌。

闻着马粪味,听着它不安的“嗒嗒”的马蹄声,我开始了讲解:

这里曾经是孔子弟子有若的墓。

有若就是那个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人。

有人说有若比孔子小三十多岁,有的说小四十多岁。

有若是孔门弟子的七十二分之一,孔庙大成殿里有“四配”“十二哲”的塑像,有若列于“十二哲”中,与老师一道受享着后世的千载香火。

孔子去世后,弟子很想念他,有若和老师长得很像,弟子群起推举他为师,并以示礼事之。

《论语》里除了孔子,被称为“子”的人不多,有若算一个。

有若的墓存在了两千多年,后被平掉。

今天他和马圈在了一起!

 

 

艺术学院  王蒙

分享按钮
------分隔线----------------------------
版权:齐鲁理工学院    电话:0531-85592555 传真:0531-85592966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邮编:250200 备案:鲁ICP备150107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