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传承创新
分类

孔孟教育实践的当代意义

日期: 2021-11-03 14:21 浏览次数 :

中国儒学创始者孔子与孟子,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在世界文化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时段—“哲学突破”的“轴心时代”、是世界东方的文化巨人,以其思想的光辉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思想理念超越时代,跨越地域和国界,影响了中国和世界数千年。今日,当我们身处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时代来思考人类发展、展望整个教育的未来时,仍有必要回首两千余年,孔、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去汲取当代人所需要的智慧和营养。

一、拉近距离看孔孟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他们的教育实践与历史贡献,既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产物,也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发展变革紧密相连。分析那个时代的政治特点与社会文化生态,是历史地分析孔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着民族文化建构,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方向的特殊历史阶段。而这一个时期,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现在术界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出的世界文明“轴心”的观点:“历史的中轴似乎被发现处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公元800到前200年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正是在那一时期我们遇到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人’在那时形成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简称为“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分析、关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在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认为在这个时期,充满了不寻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在伊朗,袄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希腊产生了荷马及柏拉图等。“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雅斯贝尔斯的论述中,他特别注重中国。中国在他所说的“轴心时代”的论述中是重要的历史依据。

这个“轴心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即春秋战国时期(前770一前221年)。这个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轴心时代”。

将孔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与当今世界作比较,我们发现:尽管相距两千余年,两个时代社会性质和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但从时代特征和文化特点上看,诸多方面却呈现出形似甚至神似之状,存在着相当的可通性、契合性,似乎历史出现了惊人的“复活”现象。不仅东西方学者早有人提出了当代社会进“第二轴心时代”和新轴心时代,而且也有人提出世界进“战国时代”。我们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两个时代

的相似特征:其一,总体社会状况为大变单,大调整,大发展时期。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分裂的时期之一,也是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其结束了西周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统一局面,形成了长达五百余年诸侯割据,列国纷争,变法改革,争强图霸的社会局面。各诸侯国为适应社会巨变以求生存发展,从多个方面实行改革探索,使这个时代成为一个以变革主导发展的时期。明代学者王夫之称战国之世“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即是对其社会实质的深刻洞悉。当今世界虽非“战国”乱局,但总的发展情势却为相似:世界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期。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发生着权力结构的深层变迁,而且各个国家也都处在从深度变革到加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过去30年中,世界所发生的巨变,超越了此前300年的变革。”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两个时代大变革、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统合”。即:尽管动荡、变革是时代主要特征,但总体发展趋势却是走向一体化。只不过中国战国之局发展的结局是“大一统”,当代国际社会发展则是加快走向各国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全球化。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的:“我们在这个变得越来越小的星球上,拥有共同的未来。一个没有墙的世界是唯一可持续的世界。”

其二,都是文化上的多元发展,冲突碰撞,交流融合时期。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各地域文化竞相发展,异彩纷呈的繁荣辉煌时期。一方面在社会剧烈变革中,西周以来以贵族统治为主体的旧制度的破坏与消亡,带来文化上的“礼崩乐坏”,形成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的相对独立,从而形成文化上地域文化个性彰显与多元发展;另一方面,“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社会巨变,形成了“三姓之后,于今为庶”的贵族家族制的解体。在此情况下,贵族平民化而使知识下移、私学的兴起又使一些平民、“庶人”增加了受教育的机遇,提升了大量平民的知识水平。两相汇聚,形成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膨胀和社会地位的迅速提升,即“士”阶层的崛起。由此形成战国时代思想解放、学术自由、哲学突破、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文化繁荣的历史奇观,对中国至世界文明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齐国(今山东淄博)临淄的稷下学宫,就是当时各派学者的汇集之所。乎所有学派都在这里相互交流、辩说、吸收、发展,反映了战国学术交流融合的趋势。在当代社会,由于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带来的全球范围的交往与交流的便捷与频繁,大大拉近了不同文化、宗教的交流距离,是历史上空前的全球文化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的时代。近些年,国际学术界多边合作举行的各种文明对话会,即是这种文化交流,互相辨析吸收的体现。

其三,人本思想的发展。追求人的自由,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发展是两个时代共有之特征。人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文化中人本思想发育很早,在最早的文献《尚书》中就有“唯人万物之灵”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旧贵族制度的崩溃,给人本思想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春秋时期,列国争霸,竞相发展,人成为主导因素。五霸之首的齐桓霸业,“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在成就霸业的同时,体现出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所以,在《管子》中就首先提出“以人为本”。战国时期“礼贤下士”之风盛行,既是对人才的渴求,也是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当时,齐宣王见一平民之“士”颜歜。王坐堂上,颜歜止步不前。王说:你到我面前来!颜说:你到我面前来。齐王说:我身为一国之君,身份高贵,你为一介平民,身份低贱,我怎么能下拜求你呢?由此爆发了场“王贵”还是“士贵”的激烈争论。颜歜以举例折服齐王说:当年秦败齐,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名士)之垄(墓)砍柴者“罪死不赦”;有得齐王头者,“赐金千镒”,可见“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结局是以齐宣王认错并拜师收场。在儒家,孔子将人本提升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孟子则将人本与政治结合,将“民本”思想提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当代社会,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尽管有较大差异,人本却是时代思潮的主流。将人本、民本思想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并与法治结合,成为当今时代普遍的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

我们将孔孟的时代与当今时代作一简要的比较,拉近了我们与孔孟的距离,增加了我们与两位“圣人”的亲近感。孔孟时代与我们今日社会虽相距两千余年,但由于诸多社会形态的相似,使我们能在相隔两千余年遥远的时空,“近距离”观察孔孟的教育实践。因而将孔孟回放到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中,观察总结他们的教育实践,再现一个真实的孔孟,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直接、真实地汲取孔孟教育实践在当代的思想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孔孟教育实践的当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将全人类联成一体的新形势下,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首先解决面向未来教育的若干现实和潜在问题。那么,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觉去深人探求孔孟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孔孟毕其一生的丰富教育实践活动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宝库。现仅就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其一,“天下”视野的创新精神。孔孟身处分裂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地处当今山东省的一隅之地——邹、鲁之邦。这两个诸侯国在春秋末到战国之世都已是地狭力薄的小国了。他们在邹鲁之地办教育,一个共同的特点却都是“以天下为己任”,培养适应“天下”需要的栋梁之才。这种视野、境界和胸襟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特别是从教者学习。一是招天下之士。据匡亚明《孔子评传》统计,孔子的弟子到目前仍知其名者有68人,属当时9个诸侯国。李启谦先生有《孔子弟子研究》一书,则统计为104人,属8国。可见,其所谓“有教无类”,不仅不论出身穷通,也不分出身何国何地。二是行天下之路。孔孟从事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一是周游列国。孔子一生从教,注意对当时各国政治、社会现实的考察。因而,游学成为其重要教育实践活动之一。他在35岁时先到齐国,居齐达三年之久,主要是学习齐文化。51岁又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8个诸侯国,达十数年。孟子则“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到过齐、魏、滕、薛、宋、鲁等国,时间也超过20年。三是育天下之才。《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可见,其弟子散布各国,多为栋梁之才。而孟子招收弟子的原则更明确定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以此作为“君子有三乐”之一。

孔子之前的教育体制,主要是“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垄断,至于民间教育怎么办,并无先例可循。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天下纲纪不张的社会现实,创立私学,而且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以一人之力创办中国教育史上最大的教育集团,成为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显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之创新,反映出他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邃观察以及他对民族文化发展非凡的创新精神,又将这种创新精神付诸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孔子教学生,始而以传统的“六艺”为教课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继之则把“文、行、忠、信”作为四大教育内容,也就是把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忠诚品格和与人交往的诚信等全面素质教育列入,再后来即把亲自编定的“六经”作为教材。这在教材改革上无疑是一种创新,而深入探究,这与春秋之后列国纷争,民族文化遭受空前破坏有直接关系。他编定“诗、书、易、礼、乐、春秋”,实际将三代文化之经典整理保存,并通过教材形式传之学生,使民族文化典籍得以流传,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延续。而从知识的角度看,却是用三代文化之精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仲。后世有人赞孔子:“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其赞孔子之伟大贡献,而实际上,这也是对孔子伟大创新精神的赞扬。

在当今之世,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之发展潮流,探析孔子教育实践,吸取其教育智慧,尤其需要吸收的是孔子视域天下、创新教育的实践精神,就是要有面向世界、面向全球化之未来,培育人才的视野和境界,以创新精神改革现代教育中存在的封闭的、程式化的教育方式,以全球化视野引领教育方向。

其二,以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孔子创办私学是社会变革的产物。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创办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匡正天下,改造社会的人才;二是传承道德教化,以实现其维护一统恢复礼制的理想。因而,他的教育是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培养学生特别注重“仁”、“礼”的道德教育。《论语》大多是孔子在教育学生时的谈话记录,其中提到最多的是“仁”,109次;其次是“礼”,79次。孔子口中的“仁”,是政治化的道德,孔子口中的“礼”是道德化的政治。孔子教育学生,很和谐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所以他的学生大多德才兼备。孔子教育精神之伟大处,还在于他以德为本的育人观念,在其教育实践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仿效性。一部《论语》读罢,一位诲人不倦的师者形象久铭于心,发人深省。后世赞孔子为“万世师表”,既有对其道德精神的崇尚,也有对其师者风范的倾慕。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经历代传承推阐,对中华民族以德为本的民族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孟子继承发扬孔子的德育精神,力推仁政之说,将政治、道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汉代以后,以儒家思想治国,进一步形成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传承体系,中国素称“礼义之邦”,与孔子“以德为本”的教育理念传承有直接关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吸取孔孟教育实践中的智慧理念,应将孔子“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当代教育的先进思想。首先,孔子道德教育实践所追求的社会终极目标,是建立和谐有序的美好世界。孔子所赞扬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其理想就是人人有君子之德,而“君子之德风”,才能形成天下国家的和平与安宁。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和苦难之后,建立和谐世界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其次,孔子以德为本的教育实践,是以“仁”、“礼”教育为主旨,孟子进而提出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五伦之教,则是“仁”、“礼”教育的具体化,孔孟所主张的德育之核心理念,实际即是一种博大的“爱”的教育,在当今世界具有普适的意义和价值。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以孔孟德育思想为内核形成的“五常”儒家道德教育体系“仁、义、礼、智、信”,是两千余年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尽管随时代发展,其内涵的诠释不断发展演化,其精神内核却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是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其三,孔孟之教育,强调德、才并重,面向社会,服务现实,实践性极强。这也为当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先导引领意义的典范。要坚持加强以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新时期道德观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让道德教育体系伴随终身育,做有德之人,建有德之国,推动和谐文明世界建设。

其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理念。孔孟教育的伟大之处,又在于他们在那个时代,大力挖掘、弘扬、实践了人本思想。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处处闪耀着人本思想的光辉,其丰富多彩的人本思想是我们今天应该倍加珍视的精神财富。孔子的人本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公平,有教无类。孔子提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即凡是成年之人,都可以做我的学生。这种教育平等的理念反映出孔子超脱时代的博大人本情怀。二是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孔子学生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孔子坚持因人而异,循循善诱,提出“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而分别施教。南宋时朱景总结孔子之法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三是尊重人格,师生平等。扎子与学生关系中已展现出可贵的平等精神,即教学相长、平易近人、互敬互爱,成为尊师爱生的典范。他公开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即号召学生在面对行仁践义这样重大问题时,对老师也不谦让。他对学生的爱及学生对他的敬,达到了情同骨肉的程度。当他听到学生颜回去世后,望天哀叹:“天丧予!天丧!”反映他与学生近乎骨肉的深情。而他的学生子贡听到有人诋毁孔于时,则由衷赞叹:“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也。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所展现的人本思想,是我们当代人的一面镜子,他所创设的师生关系堪称代代从教者的典范。消代康熙皇帝特赐曲阜孔庙“万世师表”,也道出了孔于教育实践超越时空的普适价值。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所展现的人本思想,既是我们当代人的一面镜子,又是丰富的精神滋养,我们可以从孔子之精神理念和孔子教育实践经验的直接汲取中来实现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与价值实现。实现转化、传承和弘扬孔子人本思想理念,我认为主要有三点,而这三点是与孔子的整个道德品性修养密切相关的。一是“仁者爱人”。孔子人本,首先出于爱人之心,今日之人,首先要学习孔子之爱心。师生如父子,如手足(兄弟),爱之深,关之切。二是忠恕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尊重他人人格的精神理念基础。只有将孔子思想理念作为我们今天构筑道德精神的基础,才能真正践行人本思想。三是“和而不同”。这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人格之主体精神之一。在当代不同民族、宗教、国家的密切交往中,只有实现孔子所赞赏的君子品格的落实,才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本。我们以爱、恕、和的思想理念去培养君子的浩然之气,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仁者与君子,而这一点正是当代人所应具备的道德基础。

孔子的人本教育实践经验贯穿在他一系列与学生教学相长的实践中。孔子的教育实践直接为我们提供了人本教育实践的模本。如何在言行实践中去实现,我以为孔子也至少提供了三种范式:其一,随遇而发的对话交流。一部《论语》多录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或谆谆告诚,或侧耳倾听,显见孔子与学生深度交流之态。其二,日常生活的相互关注。孔子教育的个性化,因材施教,都寓于他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他总结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细致微的观察评说,既是对弟子的尊重与赞誉,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与方法。其三,专题安排实践活动。如:与四个弟子“各言尔志”的侍座交流,像是一场精彩的专场演出,又是其特意安排的教育活动,成为孔子教育实践活动中代表性的实践断面。对话交流,日常关注,专题研讨,孔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也展现出其丰富博大的人本思想情怀。

 

来源:《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王志民学术讲演录》 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作者:王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