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公共文化

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工程成果初显,“故事”孔子——

让观众感悟儒家文化“活的生命”

2014-11-21 作者: 记 者 王红军 实习生 杨淑云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王红军 实习生 杨淑云 报道
  本报济南11月20日讯 记者今天从山东博物馆获悉,作为今年我省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之一,“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经制定了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兼备的方案,对展览筹备阶段、内容及陈列设计阶段、展览实施阶段以及图录出版、学术研讨等一系列后续跟进活动进行了详尽的规划。
  山东博物馆副馆长王之厚说:“此项工程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力求在现有《孔子文化大展》的基础上,在展陈手段上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文物藏品,利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技术等多种展陈方式,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储备层面的受众群体,充分展示儒家文化的精华。”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身处儒学之邦的山东博物馆,就多次举办有关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展览。在今天博物馆二楼,孔子文化大展已然是常设展览之一。展览第一部分以圣迹图和古籍记载为依据,重点介绍了孔子生平;第二部分《孔子思想和影响》从政治、伦理、教育、中庸四个方面对孔子思想进行了划分式展示;第三部分《万世师表》介绍了孔子在后世所受到的推崇,侧重于孔府旧藏文物的展览展示;第四部分《高山仰止》主要以图片形式介绍孔子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世界各地孔庙的建立和孔子学院的设立情况。
  今年9月,我省还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艺术中心组委会和新西兰中文周组委会合作举办了《孔子的智慧》展览。山东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孙承凯说:“此次展览分为‘孔子的生平’、‘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单元,主要采用《明代彩绘绢本圣迹图》及与孔子相关的古代建筑遗迹等图片来介绍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把相隔2000多年的孔子及其思想,用文物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本身就比较困难。而这么多年有这么多的孔子文化展览,我们如何跳出传统‘窠臼’,这都是极大的挑战。”此前,山东博物馆已经数次进行新展览的筹备讨论、专家咨询会。王之厚说,“过去,我们摆放上礼器文物,就说是孔子思想中的‘礼’,但对于不太好展示的‘仁爱’、‘中庸’等,我们就不知道该摆放什么文物了。现在,我们已经找准了‘突破口’,就是从孔子思想与老百姓的生活实际入手,使观众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博大的儒家文化。”
  王之厚表示:“在初步确定的文稿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检索和梳理《论语》、《孔子家语》、《史记》、《孔子圣迹图》等文献资料,选择一个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以深入浅出、小中见大的原则编写大纲,将孔子的思想融入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中,让观众在轻松惬意的参观氛围里了解孔子,让孔子像谆谆善诱的老师那样,带领观众感悟儒家文化‘活的生命’。”
  孔子思想将是新展览的核心,重中之重。王之厚表示:“儒家是‘人性之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学问,所以展览应该‘接地气’,应该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此外,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必须抓住‘儒家是活的,孔子是活的’这一点,不要做成一个纪念式的展览,而是要还原孔子老师般的亲切感,让他思想的亮点继续发光。”
  在形式上,此次展示工程又有什么新的突破呢?据了解,现有的《孔子文化大展》综合运用了文物展示、多媒体技术、触摸屏技术、模型、场景制作等展示手段,但基本上还是以文物陈列为主。而新展览拟改进展陈方式,综合运用实物、图像、雕塑、模型、多媒体、智能移动终端等手段,设计游戏、问答等交互体验环节,更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使展览更加生动立体,更加全面。
  此外,新展览拟从“百姓日用”角度,按照人生不同阶段形成一条“时间轴”,展示人生不同阶段儒家思想、儒家礼仪、传统习俗的影响,从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社会道义等传统美德方面揭示儒学对于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影响。在展览形式上采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在重要的儒家礼仪如冠礼、婚礼以及科举考试等方面设计观众互动环节,以获得更多观众的共鸣。
  根据计划,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工程文稿将于明年5月再次进行论证,此后进入展览陈列实施阶段。王之厚说:“展览只是此次工程的前期阶段,后期阶段博物馆还将发挥自身优势,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孔子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合作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建立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儒学与世界各种文化理念、学术思想的对话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