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理工学院关于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推选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1-05-07 09:13点击: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现启动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国创计划”)校内推选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项目管理

(一)项目类型

“国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类别上从2021年起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项目类别

1.一般项目:按每年惯例申报的“国创计划”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1/3

2.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为2021年起新增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上一年度“国创计划”立项项目总数的2%。旨在鼓励引导大学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出创新创业成果。视项目进展情况,优先邀请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二、申报范围

(一)申报对象:项目申请人应为2019级、2020级(除2020级专升本外)在校四年制本科生,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

(二)每个项目允许申报人数:项目组一般为3-5人组成,每人只允许参与一个项目。已获得项目资助且未结题者不得参与申报。

(三)学校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申报。

(四)指导教师不超过两人,都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且至少有一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三、项目周期

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

四、工作流程

(一)组织申报

各学院成立以执行院长/教学院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本学院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填写《齐鲁理工学院“国创计划”项目负责人信息表》(附件1)并于2021430日下班前前报教务处卞忠妮老师处(QQ465420588)。

各学院组织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根据各学院往年大创项目申报及开展情况,各学院需根据《齐鲁理工学院2021年“国创计划”立项申报任务分配表》(见附件2),发动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团队、选定题目,并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5)、《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6)、《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7)提交至学院,并初步完成《齐鲁理工学院2021年“国创计划”立项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

(二)学院自评

各学院成立“国创计划”立项评审小组,根据《齐鲁理工学院“国创计划”立项评分表》(附件4)进行学院自评,根据自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填写完成《齐鲁理工学院2021年“国创计划”立项申报汇总表》(附件3),于202152015:00前发卞忠妮老师处。

各申报项目负责人及指导教师要根据项目评审小组的反馈意见继续完善修改申报书。

(三)学校推选

学校将组织专家于2021520-26日对各学院所报项目进行评审,结合学院自评和专家评审择优推选。

五、其他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文件中对于2021年“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的解读,本次要充分考虑在以下几个领域内挖掘申报项目:

(一)泛终端芯片及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泛终端操作系统,开发框架、编程语言、编译器、编程工具等技术领域,探索在通用计算、人工智能、5G通讯、物联网、图像处理、个人终端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慧个人等各种场景的泛终端互连、协作、安全体系结构,解决传统终端操作系统生态相互割裂、用户体验提升困难、开发者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操作系统的换代升级、编译环境及基础工具的自主开发、智能生态的创新发展,推进新一轮的万物互联、智能超宽带的产业升级。

(二)重大应用关键软件。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七大领域,推进重大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研发,培育壮大平台软件、应用系统、开源社区等新兴业态。围绕工业互联网战略需求,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发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制造体系。

(三)云计算和大数据。围绕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虚拟化引擎、基于云模式和数据驱动的新型软件、大数据分析应用与类人智能、云上人工智能开发平台、云端融合的感知认知与人机交互技术研发方向,形成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突破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关键技术。

(四)人工智能。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和开发框架,发展软硬件协同和系统级优化技术,构建异构软件编程及开发体系。加强我国原创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发展,支持端边云统一架构和编程接口、动静态图结合的计算引擎、千亿参数级超大模型的自动并行,以及全流程安全可信。开展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研发,推进在工业制造、智慧园区、无人驾驶等场景形成应用创新和应用方案。

(五)无人驾驶。围绕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车载芯片、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车载中间件构建功能软件算法,并进行系统优化。加强在智能驾驶系统功能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针对智能驾驶多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结合线控底盘等零部件,打造面向多场景的智能驾驶业务系统,提升驾驶体验和作业效率,促进智能驾驶技术在多行业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落地。结合智能网联系统,有效降低智能驾驶应用技术复杂度,以及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有效促进车路网云系统的深度融合。

(六)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围绕储能技术的机理和材料创新研究,以储能领域储热/储冷、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中存在的低容量、低集成度,以及分布式储能等关键科学问题为研究目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储能技术创新研究团队,重点发展新能源化工等领域,推进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能、各类新型电池、燃料电池、相变储能、储氢、相变材料等基础理论研究。围绕新能源革命带来的能源转换、传输、利用和管理等环节中的挑战,研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储能技术与系统、大规模集成储能与应用、分布式储能技术及系统优化、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及管理、碳计量、碳转化、碳捕捉等关键核心技术。

(七)生物技术与生物育种。针对保障食物安全和发展生物育种产业的战略需要,围绕主要农作物和家畜生产,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等领域,获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培育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农林牧渔业新品种,提升生物育种水平,增强农林牧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八)绿色环保与固废资源化。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高效转化、清洁利用、精深加工3个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整装成套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形成固废问题创新性解决方案,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九)第五代通信技术和新一代IP网络通信技术。围绕大规模天线阵列、高集成新型滤波器、宽带高效功放、新型网络架构、干扰协调等核心技术,扎根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和材料创新,不断提升频谱效率、降低能耗、降低体积/重量,为数字社会构建坚实的网络基础。通过5G技术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在制造业、农业、金融、教育、医疗、社交等垂直行业探索新应用。围绕IP网络技术领域,探索以SRv6BIER6、切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IP网络技术,结合网络分析、自动调优、AI等智能化技术,推动我国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技术创新。探索新一代IP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5G垂直行业、上云专线、CloudVR等业务创新。

(十)社会事业与文化传承。

助力夯实基础学科,推进文史哲之间、文史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模式、机制研究,既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关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探索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经济业态、新生活方式、新运营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改

造;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将教育理论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面向区域基础教育,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积极应对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深入开展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分析艺术学应对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面临的挑战,探索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新方向。调研分析行业市场需求,特别关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业等产业新需求新变化。

本次校内选拔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待每一项参选立项项目,鼓励跨专业跨学科合作融合,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贡献力量。

附件:

        

/uploads/soft/210507/84-21050F91641.zip

齐鲁理工学院

 2021429

------分隔线----------------------------
版权:齐鲁理工学院    电话:0531-85592555 传真:0531-85592966 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邮编:250200 备案:鲁ICP备15010726号-1